第(2/3)页 于是董卓再问:“王允之意若何?” 王司徒不愧是一个演戏的好手,这些时日对董卓恭恭敬敬,已经让董卓对他有些信任了。 虽然李儒经常提醒他,王允不可信。 可是董卓却觉得,王允是一个识时务的人,自己有十多万西凉军在侧,长安大势在我,王允定然不敢有二心。 因此,他想知道王允的意思。 如果王允没有答应,那么这个事肯定有问题。 他哪里知道,王允这个老阴货就是这次杀他的主事者。 得到的答案还用说吗! 李肃说到:“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,只等主公到来。” 董卓闻言大喜:“吾夜梦一龙罩身,今日果得此喜信。时哉不可失!” 当下便喊来心腹将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,自己即日排驾回京。 然后对一旁的李肃说道:“吾为帝,汝当为执金吾。” 李肃面上拜谢,心中暗暗冷笑。 且不说你会不会实现诺言,就算你想实现诺言,那也没有机会了。 进了长安,你的死期便到了。 董卓安排好了一切,就去向他的母亲辞别。 董卓老母都就是多了,看到董卓来向他辞别,于是问到:”“吾儿何往?” 董卓说到:“儿将往受汉禅,母亲早晚为太后也!” 董母闻言不见欢喜,反而满脸忧色:“吾近日肉颤心惊,恐非吉兆。” 董卓此时已经完全被即将成为天子的兴奋给控制了,哪里还能听得进老母的规劝。 满脸兴奋的说到:“将为国母,岂不预有惊报!” 因此,拜别老母直接前往长安而去。 实际上,此时也就是李儒不在,要是李儒在的话,肯定会力劝董卓的。 那么李儒在哪里呢? 李儒已经被唐平给纠缠住了。 王允、唐平他们也知道李儒的难缠,为了不让他发现端倪。 今天一大早,唐平就把李儒请到了府上。 之所以是唐平,那是因为李儒做过唐平的媒人啊。 所以,唐平有理由请李儒过府一谢的。 在古代,媒人是非常重要的,双方如果成了,定然是要厚谢媒人的。 所以,唐平以这个理由请李儒过府,是不会引起李儒怀疑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