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泰目光一凝。 “说下去。” “王爷可暗中联络那些与山东被罢黜官员有旧,或与山东世家利益攸关的朝臣,尤其是与五姓七家关系密切者。” 杜楚客压低了声音。 “赵郡李氏、清河崔氏、博陵崔氏、范阳卢氏、荥阳郑氏、太原王氏……” “太子此次,可是将他们得罪得不轻。王爷只需稍加引导,让他们意识到,唯有联合起来,形成更大的压力,才能迫使陛下召回太子,制止太子在山东的‘胡闹’。” 李泰若有所思。 是啊,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,此刻恐怕比他还希望太子赶紧离开山东。 杜楚客继续分析。 “太子在山东,借赈灾之名,行揽权之实,罢黜地方官员,安插亲信,已然在山东道成势。” “这些世家大族,岂能容忍自家地盘被如此侵夺?” “他们此刻各自为战,实不可取。” “王爷若此时伸出橄榄枝,表明愿意在朝中为他们发声,共同促成太子回朝,他们必然乐于呼应。” 李泰的心跳加速了几分,他仿佛看到了撬动太子的希望。 “联合他们……逼那跛子回来……” “不错。”杜楚客点头。 “只要太子回到长安,离开了山东那块他刚刚经营起来的地盘,他便如同蛟龙离水,许多事情就由不得他了。” “他在山东所为,细节如何,还不是任由朝中评议?届时,是功是过,操作的空间便大了许多。更何况,只要人回来了,王爷您……自然也有更多机会。” 最后一句,杜楚客说得意味深长。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他明白了杜楚客的未尽之语。 太子在长安,在他的眼皮子底下,总比在遥远的山东要好对付。 “可是,”李泰仍有疑虑。 “若是太子仗着灾情未完全平定,借口拖延,不肯回来呢?” 这是他最担心的一点,他总觉得太子此次离京,似乎别有用心。 杜楚客却摇了摇头,露出一丝笃定的笑容。 “王爷多虑了。太子殿下……依臣看来,他定然是一时半会儿不想回来的。” “哦?为何?”李泰追问。 “山东局面初定,正是他巩固权势、收揽人心的大好时机。债券之事尚未完全了结,他岂会甘心此时放弃一切,返回长安面对朝堂的攻讦?” “他定会想方设法寻找借口,多在山东停留些时日。” 杜楚客分析道。 “而这,正是我们的机会。我们可以借此大做文章,暗示太子留恋外权,其心难测。” “届时,无需我们再多言,陛下心中自然会生出疑虑和不满。” 李泰听着杜楚客的剖析,越想越觉得有理,心中的烦躁和愤怒渐渐被一种阴冷的算计所取代。 “好!”李泰脸上已恢复了平日的雍容,只是眼底深处寒光闪烁。 “就依先生之言。你即刻去安排,务必隐秘,先从与我们有旧,且与山东世家关联最深的几位御史、给事中那里入手。” “本王倒要看看,我那好大哥,还能在山东逍遥多久!” 山东,兖州。 午后的阳光带着几分毒辣,炙烤着刚刚经历劫难的大地。 官道旁的田野里,依稀能看到新补种的、稀疏矮小的秋粮苗子,在焦土中顽强地透出些许绿意。 更多的田亩则依旧裸露着,残留着蝗群过境后的狼藉。 李承乾与李逸尘一前一后,漫步在田埂之上。 侍卫们远远跟在后面,保持着一段既能随时护卫、又不打扰两人谈话的距离。 李承乾的右脚依旧有些不便,行走在略显坎坷的田埂上,身形难免微微晃动,但他拒绝了内侍的搀扶,坚持自己走着。 他的目光扫过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,眼神中已没有了初来时的震惊与无措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沉静,以及更深沉的思虑。 他走到一棵枝叶还算茂盛的大槐树下,树荫投下一片难得的清凉。 第(1/3)页